蒋介石最信赖速记员,竟潜伏“心脏”十四年,95岁呓语揭开谜底
2010年,北京一家医院里,一个95岁的老太太在弥留之际,谁也不认识了,唯独这句话,像卡住的磁带一样,在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。
2010年,北京一家医院里,一个95岁的老太太在弥留之际,谁也不认识了,唯独这句话,像卡住的磁带一样,在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。
现今的人们爱看电视剧,爱追一些网络文章,其实再百年前的民国,人们也有自己的娱乐和消遣,那就是看戏和写诗词。
清末大儒俞樾,号曲园老人,晚年曾写下九首七言绝句,被称为《病中呓语》。这组诗一度被视为“预言诗”,因其文字中似乎隐隐映照了后世的战乱与社会变革,民国时期一度引发广泛关注。
《病中呓语》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?它的背后有着无比曲折的故事,曾被曾孙女偷藏,再到后人背录传世,这其中不仅藏着百年未散的温度,还见证了几代人的文化守护。
曲园老人俞樾(1821-1907)晚年有《病中呓语》七绝九首,因蕴涵预测未来的深意,世变日亟时曾吸引不少目光,民国报刊屡加渲染,学人日记亦多记述,今天也颇引起掌故爱好者的兴趣。陈寅恪在写于戊辰(1928年)三月的《俞曲园先生〈病中呓语〉跋》中说,这九首诗“不载
2025年9月10日——9月17日,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“呓语/ 珍贵——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(第94回)”在博雅展厅展出。
2025年9月10日——9月17日,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“呓语/ 珍贵——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(第94回)”在博雅展厅展出。